灵工平台税务合规指引:用工企业税务合规与风险应对建议⑤
发布时间: 2024.7.15

五、用工企业税务合规与风险应对建议

(一) 确保业务真实性与合理性

保证业务真实性是用工企业确保税务合规的生命线。用工企业应当不断提升纳税意识,加强对业务的全面管控,切实杜绝一切形式的业务虚构,保障企业的税收合规性。同时,用工企业应当尽量避免补录行为。部分平台企业基于业务量频繁、操作麻烦等原因,在业务完成后的一段时间才将线下交易单证等信息集中导入线上,集中开票,导致真实业务发生的时间与系统记录、发票信息错配,引发涉税风险。企业应当优化业务流程,避免补录行为的发生。

企业财务人员也应当不断提升自身业务水平,防范财务报表错误,避免税务机关产生质疑,保持财务合规性。

(二) 平台选择与业务场景

用工企业在与灵活用工平台签订合同时应当对平台进行审查。

部分地区税务机关出台政策,对灵活用工平台的经营范围做出规定,比如在湖南省税务局就在《关于进一步优化灵活用工互联网平台经济税收服务和管理的若干意见》一文中明确:目前较为常见、较多涉及的灵活用工业务范围和业务场景至少包括知识分享、自媒体、市场推广、网络营销、在线音频视频、网约车、外卖快递、设计咨询、在线文学、家政、教育培训、活动策划、装卸服务、货运代理、房地产经纪、网络课程等招募自由职业者和推介服务。而全日制用工、高管薪酬、直播带货、微商销售、财产转让(含股权转让)、财产租赁、利息股息红利等业务事项,不属于灵活用工平台的经营范围。企业务必深入了解与平台合作的业务是否符合平台的经营范围,避免虚开发票的潜在风险。

(三) 定期复核平台资质与信用

用工企业应仔细审查平台,确定平台是否有委托代征代缴资质。用工企业可以在当地税务局网站行政征收栏查询该平台是否为登记公示的委托代征代缴平台。此外,也可以通过发票的方式验证其是否具有相关资质。用工企业在收到委托代征代缴平台开出的发票后,可查询发票真伪,确认发票真实后,再看发票左上角有无“代开”字样、下方是否显示完税凭证号,以及销售方一栏的代开机关信息。由于代开发票是按次缴税,可以确保税票的真实性,这也能侧面印证该平台是否为合规的委托代征代缴平台。

(四) 加强员工培训

尽管用工企业与灵活用工平台建立了税务合作,但面对不断变化的税收法规环境,企业仍需保持对最新税务动态的了解。为此,企业应定期开展有效的员工培训,特别是针对财务和业务人员,确保他们全面了解最新的税收政策和法规。这样的培训不仅有助于提高员工对涉税合规要求的敏感性,也使他们能够更灵活地应对税收法规的变化,确保企业在税收事务中的合规性。

(五) 强化内部审核流程

为了进一步强化内部控制,用工企业还应建立完善的内部管理机制,包括但不限于财务审计流程、票据管理、纳税申报流程等方面的制度和规定。通过这些机制的建设,企业可以有效确保各项业务的合规性和真实性,提升内部运营的透明度和效率,有助于防范潜在涉税风险,减少企业在面对税务审查时可能出现的问题。

(六) 聘请外部顾问

为弥补自身的专业知识缺陷和应对突发事件,企业可通过聘请外部税务律师和其他专业机构的方式来提升自身的合规管理水平、规范潜在的法律风险,并及时了解最新的税收法规和政策变化。

六、灵工平台监管动态与未来趋势

(一) 强监管时代来临

随着灵活用工平台的快速崛起,政府将逐步完善相关法规,以规范行业发展,对灵活用工平台的监管趋于严格。

当前,多省份税务局对灵工平台实行积分考核制,未达标或违规的灵工平台企业将取消其委托代征资质。一些地方税务局采取了引进完善灵活用工平台企业风险识别应用项目的措施。从江西省税务局官网可以看到,2023年江西省税务局公开招标,拟引进灵活用工平台风险识别项目,对纳入试点范围的灵工平台企业实行白名单管理。

(二) 数字智能化与人工智能整合

灵活用工平台服务商将深入应用数字智能技术和人工智能,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智能算法提高匹配效率。在线招聘、智能匹配、电子合同等功能将成为行业标配,提升灵活用工匹配的精准性和效率。

(三) 平台统一化发展与服务全覆盖

未来灵活用工平台将趋向建立统一的在线平台,提供全方位服务,包括招聘、人才管理、薪酬结算等,以便用工企业和用工者之间更为高效的互动和匹配。

(四) 行业专业化与细分化服务

随着市场的成熟,灵活用工平台将出现更多专业化和细分化的服务商,针对不同行业和用工需求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更好地满足用工企业和灵活用工者的特定需求。

(五) 跨界合作与创新商业模式

灵活用工平台将积极与其他行业进行跨界合作,如互联网、金融等,以提供更全面的服务和解决方案。同时,行业内也将迎来新的商业模式和技术手段的创新,推动整个灵活用工市场进一步发展。

七、声明

本文件载明的内容并不构成我们对相关问题的正式法律意见。如任何人依据该文件的内容从事任何的行动而遭受任何的损失或被任何政府部门处以罚款,北京明税律师事务所,及其合伙人和任何的雇员并不承担任何的责任和损失。

版权说明

本文为明税研究中心原创内容,若需转载请联系我们,关注【明税】订阅更多内容。

明税公众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