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简介
随着我国税收法治的不断推进,企业和个人,不仅应该熟悉和掌握基本的税法制度、关注自身的纳税义务和涉税风险;也应该学会运用税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本书采用以案释法的形式让读者对于税法的一般性知识能够有感性的认识。为方便阅读,在体例安排上采用了案例与热点两个板块,其中:
案例部分,主要选取了48个具有典型性税务行政处理或涉税司法裁判。在编排顺序上,第1到23个案例,主要是涉及企业的相关税务案例,其中既包括企业作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相关税务合规问题、也包括作为第三方的涉税法律责任问题,涵盖增值税、消费税、所得税等。同时属于热点议题的高新技术企业、电商企业、非企业组织做了专门的案例说明。第24到37个案例,主要是涉及个人的相关税务案例,以所得税为主,既涉及常见的不动产买卖中,也涉及近年来具有典型性的部分所得的税收问题,如竞业限制补偿金、网络红包、股权转让、民间借贷、对赌协议等。第38到42个案例,主要是涉及环境保护税、契税等税种的典型案例。第43到48个案例,主要是涉及税收征管中的具体案例,如退税、追征期、滞纳金和法律责任的追究等,税收法治不仅要求纳税人税法遵从,同样也对税务机关依法行政提出了要求。
案例部分在写作体例上,采用了案情+分析的模式,在分析部分主要通过对法律法规条文的梳理,明确具体案件如何适用相关法律法规,并对税务机关与纳税人的争议焦点进行了厘清。
热点部分,主要选取了18个或具有适用普遍性,如年终奖、职工福利、实习生工资等;或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如海淘网购、新业态、股权代持等具有代表性的税法热点议题进行解读。在写作体例上,主要针对热点问题所涉及的税收要素以及法律法规的适用进行分析。
由于税法的政策性,本书的写作过程中,也不断对最新的政策予以更新和回应,也不排除读者们在阅读本书的时候,一些政策存在变化。但本书案例分析的过程,也是对税法基本原理的解读,因此,细节政策的变化并不影响对案例和如何适用税法产生困惑。
作者简介
郭维真
北京大学法学博士,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经济法、财税法、国际税法。兼任:《财经法学》编辑、中国法学会财税法学研究会理事、中国法学会社会法学研究会理事。
在《人民日报》《现代法学》《税务研究》《国际税收》等报刊发表数十篇学术文章。曾获“邓子基国际税收论文奖”三等奖、第九届中国法学青年论坛主题征文一等奖。
代表性著作/合著有:《中国财政支出制度的法学解析:以合宪性为视角》、Europe-China Tax Treaties。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课题一项、中国法学会部级课题两项,另承担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委托课题多项。
施志群
北京大学法学学士,天普大学法学硕士,北京明税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资深税务律师,具有税务师资格,中国法学会财税法学研究会理事会理事,北京市律师协会财税法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兼职导师。多年来专注于税务合规咨询、税务争议解决、税收优惠与规划,具有丰富的涉税法律专业知识与实务经验。服务过的客户涉及高新科技、金融、影视、房地产、医药、新能源、文化创意、教育等诸多行业和领域。
推荐序言
刘剑文教授
税法,乃平衡协调经济利益之法。在我国现行法律体系中,它不再是按传统的调整对象标准而划分出的单独部门法,而更多体现为一个综合性的领域法。其中,既有涉及国家根本关系的宪法性规范,又有深深浸透着宏观调控精神的经济法内容,更包含着大量的规范行政管理关系的行政法则。除此之外,税收犯罪方面的定罪量刑也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同时税款征收的保障措施还必须借助民法的相关制度。
税收关系到每一个人的生老病死、衣食住行,和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税法在市场经济体制中作用认识的日渐深入,税法学界和实务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主动地挖掘理论和实践资源,重视比较研究,撰写了一些高质量的成果。
郭维真和施志群所著的《1小时学会纳税》,由浅入深,既包含了对制度与法规的介绍,又融汇了税法实践与税收热点问题,实现了税法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共进,是一本见微知著的好作品。
本书的案例和热点来源于实务,立足于实务。本书选取了大量税务行政处理和涉税司法裁判以及税法热点议题,这些案例与热点不仅涉及企业与个人的相关税务案例,还涵盖了多个税种以及不同的税收环节,具有代表性、适用普遍性以及鲜明的时代性。
本书的语言平实易读,又不失理论高度。比如本书第二部分对社会税收热点的介绍与解读,在接地气的同时,对涉税焦点的提炼与论述有相当的深度与高度,令人耳目一新。
本书对税务行政处理与涉税司法裁判过程中产生的新问题在理论层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具备较强的前瞻性。
郭维真与施志群是我指导过的学生,他们在求学期间就展现出勤学好思、善于创作的特点。现在出版的这本著作,可以帮助更多的人接触税法、了解税法、运用税法,作为他们的老师,我感到十分欣慰。衷心希望二位能够在自己的岗位上取得更多的成果,为税收法治贡献自己的力量。
王朝晖律师
作为一名在税务领域从业逾30年的实务工作者,我和许多专业人士一样有同感,许多纳税人对税收既熟悉、又陌生。言其熟悉,是因为纳税人长年累月地纳税;言其陌生,则是因为许多纳税人对纳税“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为什么会这样呢?大概因为税收很复杂,想学也未必学得会、学得好。事实上也确实如此。且不说那么多税种,仅以个人所得税为例,在法律、法规、规章之外,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规范性文件现行有效的就多达几百份。对于某些或某个税法问题,税务机关、纳税人、涉税专业服务机构、税法专家学者就可能有多种不同的认识或解读。
个人理解,税法规定不明确,必然在执行中出现争议。近年来,公众很关注的税务机关对文娱明星、网红查补税款案件,爆出的“偷税”手段有几种,但相同的内容则是集中在这些纳税人取得收入的性质是“劳务报酬所得”,还是“经营所得”?只要看看税法规定,就可以看出:即使是专业人士,也未必能就《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六条“劳务报酬所得”中列举的个人从事“咨询”以及“其他劳务”取得的所得,与“经营所得”中列举的个人从事“咨询以及其他有偿服务活动”取得的所得和“其他生产、经营活动”取得的所得,有哪些差别或区分标准达成共识。
多年来,财税法领域专家学者撰写著作和学术活动对税收立法、税收执法、税收司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税务机关开展的税法宣传、纳税服务工作取得了很大成效,专业人士出版的一些税务书籍也非常有价值。然而,对大量尚不具备一定程度专业知识的普通纳税人来说,仍需要更适合他们学习的税务书。
正是在上面所述的情形下,看到了《1小时学会纳税》书稿,既喜又忧。喜的是,这是本为普通纳税人写的书,拉近了他们与税法的距离感;担心的是,“1小时学会纳税”能做到吗?
细读之后,我的担心没有了。这是一本适合普通纳税人的好书。说它好,理由有三个。
首先,在于实际、实用。这本书内容包括48个案例和18个热点问题。从选题上看,都是普通纳税人日常或经常遇到或关注的问题,包括从房屋买卖、装修、出租,年终奖、竞业补偿金,平台代发工资,股权转让、股权代持,对赌协议,阴阳合同,代缴税款,民间借贷,股东借款,网络游戏、网络红包、网络直播,电商刷单,到阴阳合同、虚开发票、货物代销、运输费用进项税额抵扣、高新技术企业资格认定等等,都是实际问题;从体例上看,既有情况介绍,又有案件或议题梳理、分析,说明如何适用法律,或明确指出法院如何裁判,具有实际意义。
其次,在于简洁、易懂。因为每个案例和热点问题的文字都不多,读者只用较短的时间就可以读完一个案例或热点问题;作者论述清晰明了,读者完全可以知悉、理解每个案例或问题涉及的事实与争议、焦点与理由、结论与依据。
最后,在于提示、指导。通过对每个案例或热点问题的介绍、梳理、分析,提示纳税人应依法纳税、依法履行纳税义务,否则会带来税务风险,例如:签订阴阳合同有风险(案例4),协助他人签订阴阳合同同样有风险(案例5);企业利用私人账户收款却不申报纳税属于“偷税”(案例6),协助他人偷税也要承担法律责任,通过“虚假诉讼”也不一定能达到目的(案例8);通过网签低价卖房也可能构成“偷税”(案例7);股东借款不还,也可能被征收个人所得税(案例25);向自然人支付股权转让款,支付方未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的,会被处以罚款(案例34)。通过阅读案例或热点问题,每位读者都可以知道遇到同样或类似的问题,怎样做才能避免风险。
此外,作者还通过案例告诉纳税人,税务问题是有关联性的、复杂的。例如,企业环保违法,其结果是不能享受税收优惠政策(案例1);向法院提起诉讼索要报酬,当事人双方被税务机关责令补缴税款、滞纳金或给予行政处罚(案例35);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问题很复杂,货票分离不一定就是“虚开”(案例2),资金回流不一定就存在虚开,虚开不一定就需要资金回流(案例3)。因此,纳税人遇到类似问题,不要简单地作出结论。
本书两位作者,一位是卓有成就的学者,一位是业绩斐然的税务律师,这本书是学术实务兼济的著作,我相信通过它,许多纳税人会发现“学会纳税”没那么难,并且“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感谢作者,我很荣幸为本书做序。
本书目录
案例篇
1、 企业环保违法,导致丧失税收优惠
2、 货票分离是否构成虚开
3、 资金回流是否构成虚开
4、 阴阳合同是否构成逃避缴纳税款
5、 房产中介协助交易双方签订阴阳合同受到行政处罚
6、 利用私人账户收款构成逃避缴纳税款
7、 低价卖房是否构成逃避缴纳税款
8、 企业以借款名义协助个人逃税的法律责任
9、 企业破产清算后是否还有开具发票义务
10、 代发工资合理避税?灵活用工平台的法律风险
11、 虚开发票发放工资如何认定
12、 买卖合同约定的价格是否包含增值税
13、 销售方未开具发票,付款方是否有权在民事诉讼中要求其开具发票
14、 销售方未开具发票或拖延开票,是否承担购买方的税额损失
15、 增值税税率调整,销售方是否应返还税款
16、 所有旅客运输费用都可以计算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吗
17、 代销协议中的税法问题
18、 高新技术企业资格的认定与维持
19、 高新技术企业资格被取消,如何追缴税款
20、 高新技术企业为何放弃高新资格
21、 电商企业刷单存在税法风险
22、 税务机关程序违法,纳税人赢得诉讼
23、 社会组织收取的会费等是否应该缴税
24、 举报税收违法行为的奖励金是否缴税
25、 企业借钱给股东,股东逾期未归还,是否应缴个人所得税
26、 纳税义务能约定由他人代为履行吗
27、 不动产买卖税费由谁负担
28、 不动产拍卖税费由谁负担
29、 不动产拍卖公告规定所有税费由买受人承担合法吗
30、 民间借贷中,个人作为贷款人未开具发票,是否承担企业借款人的税款损失
31、 个人借款收取利息需缴纳个人所得税吗
32、 用人单位应如何支付离职劳动者相关经济补偿
33、 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如何返还竞业限制补偿金
34、 自然人转让股权,受让方应履行扣缴义务
35、 网络主播打官司,法官意外发现偷税线索
36、 网络红包要缴个人所得税吗
37、 对赌协议的个人所得税问题
38、 装修房屋需要交环境保护税吗
39、 未办理不动产权证书,但实际获得不动产的经济利益,需要交契税吗
40、 契税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与滞纳金问题
41、 借名买房的契税问题
42、 契税的计税依据如何计算
43、 财务造假可以退税吗
44、 十年前的偷税被查处,能否适用追征期
45、 纳税人并非偷税,应如何适用追征期
46、 税款滞纳金可以超过本数吗
47、 税务违法的免责:首违不罚和不予追究刑事责任问题
48、 因税收违法而被处以行政罚款,如何确定幅度
热点篇
49、 有真实支出而无票据,购买普通发票如何认定
50、 股权代持关系下实际出资人的税务问题
51、 网络主播的个人所得税问题
52、 网络直播等新业态的税收治理
53、 网络游戏道具等虚拟财产转让的税务问题
54、 个人的这些收入不征个人所得税
55、 员工公务用车费、通讯费,可以申报扣除、退还个人所得税吗
56、 职工福利的个人所得税问题
57、 竞业限制补偿金的个人所得税问题
58、 一次性计税的年终奖的筹划问题
59、 个人的公益捐赠支出如何在个人所得税前扣除
60、 实习生如何缴纳个人所得税
61、 如何办理个人所得税完税证明
62、 违法所得是否征税
63、 个人出租住房如何缴税
64、 契税应当如何缴纳
65、 海淘商品交税了么
66、 纳税人主动补缴税款有何现实意义
扫描二维码可直接下单购买(京东)
明税公众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