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武礼斌:坚持+专注

武礼斌,北京大学法学院04级研究生,资深税务律师,北京明税律师事务所主任,北京律协财税法专业委员会委员,并具有税务师资格。

 

武礼斌主要为内外资企业及跨国公司提供广泛的涉税法律咨询,具体包括:企业税务管理和合规咨询、税务规划和税收优惠管理、争议解决、转让定价和反避税等,并曾多次代理客户成功处理与税务机关之间的争议纠纷。服务过的客户行业涉及房地产、金融投资、能源矿产、高新技术企业、海洋石油、制造业等。

 

武礼斌经常就中国税制改革和涉税热点问题接受《中国税务报》、《财会信报》、《民生周刊》、《华夏时报》等专业媒体的采访,并在《中国外汇》杂志、中国税网等专业网站发表专业文章。
 

上次从台北回到北京,只待了一个星期左右,某天下午抽空约了武礼斌同学,在北大法学院的咖啡馆见面。他已经早我一步先到了,我坐下来之后先环顾了一下周围,发现咖啡馆的内部与上次来时有了很大的不同,而如今的运营者也改成了两个看上去很年轻的大学毕业生。我和其中那位男生聊了几句,然后才开始和武礼斌正式攀谈起来,他却一直好脾气地等在旁边,脸上始终挂着温和的笑容。我对他的第一印象是这是个朴实厚道的人,而且性格似乎有些偏内向。在我印象中,律师们都是些能言善辩,甚至带有些攻击性气质的人,武礼斌的形象与此相差甚远,而他“税务律师”的头衔也让我感觉颇为陌生与好奇。这是我从未听说过的领域,他是怎么走上这条不为常人所熟悉的职业生涯的呢?就是带着这样的好奇心,我开始试图从交谈中了解他的故事,并且进入他的世界。
 

本科在山西财经大学读财政专业的武礼斌,2004年进入北大法学院财税法中心攻读硕士学位,之所以选择法律作为进修的专业,多多少少也受了一些当时电视里播放的香港电视剧的影响,那些在法庭上慷慨陈词的帅气律师的形象在他心目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他又不想彻底放弃本科所学的专业,一半浪漫主义色彩加一半现实考量,使得他作出了“财税法中心”这样一个法律与财税相结合的选择。2007年他毕业走入律师行业时,在律师事务所几乎还很少有税务律师的存在,因此他一开始在国浩律师事务所供职时,还未正式涉足税务领域,后来没多久跳槽至金杜律师事务所,税务部门刚刚成立,参加面试时他的背景被相中,顺利地进了这个美国合伙人牵头的部门。

 

刚进公司他就面临着巨大的工作压力,老板每天用英语和他对话,里面掺杂着很多专业词汇,刚从学校毕业一年的他缺少实战经验,英语水平跟不上,常常带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每天下了班回到家里就拼命地啃书本,足足花了两年多的时间才完全适应了工作节奏,慢慢变得游刃有余了。
 

在金杜待了四年多,事业进入平稳阶段,没有了前几年不断促使他上进的挑战性,他也在思考,是否就这样一直呆下去了?还是要在职业生涯中寻找更大的突破?刚巧这时有北大法学院毕业的校友找到他,试探有没有可能一起做一番事业,比如做一家独立的专业化律师事务所,对于主动开拓市场和发展客户毫无概念的他,就这样凭着当时 “无知者无畏”的“一时冲动”懵懵懂懂地迈出了创业的第一步,2012年上半年,几个人相继从原单位离职,成立了明税律师事务所。

 

从零开始的他们没有现成的客户、没有独立运作的经验,一切都是在摸索中进行,头两年完全处在入不敷出的状态,中间也经历了合伙人理念不一致的困境和挑战,所幸他和最初的合伙人之一一直坚持到了现在,终于在2014年底走出了困境,事业也越来越有起色了。

 

武礼斌说,现在的法律服务行业已经跟十年以前有了很大的不同。如果不是有很强的个人能力和社会资源,已经很难做出一家有影响力的综合性律师事务所。而且,客户也越来越成熟了,希望找更专业的律师寻求帮助。而他们对自身的判断是,他们并不是资源很丰富的律所,如果一开始什么都做的话,就很难迅速打开局面,也没有明显的优势,还不如做一家专注于税务方面的专业律师事务所,但是这同时也带来了另一个问题:限制了业务范围,如果有其他需求的客户找上门来,要不要接?尤其是在经营处于困境的时候,要坚持当初的理念其实很难。但好在他们咬着牙坚持了下来。

 

对于一家新的律师事务所来说,如何让客户知道他们是当务之急,一开始他们也尝试过给潜在客户寄宣传册等传统手段,发现收效甚微,就开始在网上持续地写专业文章,通过博客、微信等网络传播方式,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和认可他们。一方面是在吸引潜在的客户,另一方面也在影响身边的熟人。当他们了解了武礼斌及明税所做的事情之后,就会积极地帮他推广,而客户在体验过他们的服务之后,也会主动向身边的人推荐,就这样靠着好口碑口口相传,慢慢打开了局面。

 

在业务刚刚好转起来的时候,律所内部的理念分歧也曾让他打过退堂鼓,想着到年底就不做了,结果真的等到年底,内部的分歧解决了,业务也越来越好,他也随之走出了低谷。当初他们刚成立时,曾主动找过很多大的电子或传统专业出版机构,想帮他们撰写税务方面的文章,但不被理睬,谁知道过了三年之后,这些公司反而主动他们希望合作,这也是和他们三年来坚持在市场上做专业推广努力分不开的。现在,明税的客户不仅有国有企业和境内上市公司,还包括一些世界500强企业和税务“千户集团”企业。

 

明税的业务大致可以分为三块。第一部分是税务咨询;第二部分是税务规划,即帮助企业通过合理合法的方式来规避税收,通过税收优惠和交易方式巧妙地节税;第三部分是争议,即帮助企业应对税务机关的稽查和合理维护自己的权利。武礼斌把税务机关和企业之间的关系形容为“猫鼠游戏”,双方既关系密切又相互忌惮,每年走到诉讼阶段的案子很少,但争议很多,而他们的角色就是在两者之间进行协调,取得一种微妙的平衡。他们最近接的一个案子就已经走到了复议阶段,并且推翻了最初的结果,局面是对企业有利的。除此之外,明税律师事务所也涉足跨境交易,主要是跟反避税和税收协定相关的业务,走出去和走进来的都有。

 

武礼斌说,对于律师行业来讲,税务是一个很小的领域,但是对于做税的人来说,它却是一个很大的领域,之所以专注于这个领域,也是出于这样的考虑。在走过最艰难的时期,终于柳暗花明之后,他也和别人一样,回过头去审视来时的路:一开始确实是凭着一股韧劲,坚持走过困境,到了后来也有运气和巧合的成分,在这个过程中他也在跟着律所一同成长,在很多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地步。

 

在创业的摸爬滚打中,武礼斌发现,如何应对人的问题比做事要重要得多,把人的关系理顺了,事情自然也就好做了。不论是对合作伙伴、对客户,还是对员工,都要努力协调好彼此之间的关系,坦诚相待,即便是在事务所刚刚起步的困难时期,他们也尽量确保了员工的基本生活不受影响,到现在律所还有当初跟着他们一起打拼过的员工,他们也在“患难中”培养出了上司和下属之外更真挚的友谊。

 

如果当初留在金杜,他的职业生涯肯定会按部就班,循序渐进地走下去,方向和轨道都清晰可见,而独立创业虽然面临了很大的风险和困难,却蕴藏着更大的挑战和机遇,相比别人,他只是走了一条不太寻常的人生道路而已,对于他自己来说,这是一种挑战和磨砺,他很庆幸自己走了过来。性格内向的他在应对挑战的过程中,也变得开朗善谈多了。也许在他沉稳和略显木讷的外表下面,隐藏着突破自我的勇气和决心,再加上际遇的推动,机缘巧合,就走到了今天这一步。对于我们任何人来说,所谓“命运”大抵都是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结果吧。

 

武礼斌说,站在此刻这个节点上来看,目前还算令人满意,跟他当初设想的阶段性目标基本一致,他并没有设立什么“远大的”目标,只想把律所一步步做得更好,让员工更有归属感和成长的空间。

 

我问他对于个人来说,他在创业过程中受到的最大的启发是什么,武礼斌再次对我强调了与人合作的重要性,包括内部合作和外部合作,是否与合伙人有共同的目标和愿景,代表着成功的一半可能性;赢得客户的信任,也为他们赢得了跨行业的推荐,对他们的业务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这也和我想要问的另一个问题有着某种程度的重合,那就是对于想要创业的人来说,最应该注意的是什么?武礼斌说,可能要对即将面临的问题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创业过程往往比你想象的要难得多,如果带着过于浪漫和不切实际的想法,就容易在困难面前败下阵来。但也不能想得太多而顾虑重重,因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创业最需要的可能就是勇气和冲动,当然也不排除运气的成分。但他从自身的体会出发,他认为创业者应该具备的素质中,最重要的可能还是专注和坚持吧!